我们时常会听到人说■◆◆◆◆■,经营战略上的“选择与集中”很重要,其实这个原则同样适用于思考。正如在★■■“原则一■★:确立思考的框架”和“原则二■◆:掌握事物的全貌■★■■”中所说,只要能以框架的形式梳理信息从而掌握全貌,就能将各种杂乱信息全都清晰地可视化,提炼出庞大信息量中的所有关键要素,最终通过表格整齐地罗列出来。
一小时的思考时间■★★,到底该花在无用的讨论上◆★,还是该花在效率更高的重要事项上?两相对比,工作的成果将有天渊之别■■★◆◆。
经常会有人不慎在重要的会议之前安排了其他会议◆◆,但又没时间做准备,只能硬着头皮参加■◆,这就是因为不知道借助浓淡来掌握一周内的时间,以恰当的节奏进行安排。
思考的时候,要“选择★★■★★◆”并★■■■■★“集中”于其中最重要的部分进行深入挖掘。而最不可取的则是“一视同仁”■■■◆,每一部分都无差别地思考一遍。这完全就是浪费时间◆★■■★■。
将目前还不需要考虑的框格涂成灰色,如此一来,框架之中就出现了代表重要性的浓淡区分■◆★◆,一些目前毫无思考必要的部分就可以直接略过■◆◆◆★■。
笔记本翻开来就是整整一周的“全貌◆■★◆◆■”。其中,首先把固定的例会时间涂成灰色。既然这儿没法安排其他计划,所以我就当它“不存在”★◆■■。反之要将重要的会议涂成其他颜色,令其醒目■★■★■。如此一来就能时刻注意不要在会议之前安排其他工作。
比如表0-3,它分析的是东京◆◆★■■、大阪、名古屋和福冈的销售数据。假设讨论主题为■■★“如何解决销售迟滞的问题”,那么就无须考虑销量上涨了的大阪和名古屋。比起四个城市,只研究两个城市所需的时间能减少一半■◆■。换个角度,如果预计的思考时间不变◆■◆■■,那么分配到每个城市的思考时间就能增加至原本的两倍。
在进行“思考的选择与集中★★◆■”时,我常以“填色”来将其具象化。第一章会对此进行说明,总之,这也属于2轴思维的一部分。
经济日报-中国经济网摘自《2轴思维》作者:[日]木部智之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
如果之后又追加了新的讨论需要调整原先的计划,那么一眼就能看出哪些时间带能变★■,哪些不能变,更加便于制订规划。